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大心

心理疾病不該受到歧視

已更新:2018年8月20日

社會大眾愈來愈理解,心理疾病是病不是瘋,而且心理疾病患者只有少數的工作不適合極少數病情嚴重的病患做。


一般人罹患生理上的疾病,大多不會太諱疾忌醫,甚至大多都得到同情。但心理生病了,在大部份的社會裡,會被歸類為「神經病」、「瘋子」,即便是「心裡有問題」這種字面上屬實的描述,也大多帶有濃厚的貶損意味。


而偏見經常促使心理疾病患者隱匿自己的情況、不願尋求協助,因為害怕自己的工作、感情、交友情況受到影響。還有許多人認為心理疾病患者不能工作,但實際上只有極嚴重的病患會不能工作。許多政府和慈善組織致力於消除心理疾病的汙名,目前也已經有不少進展;在英國,調查顯示,只有13%的英國人同意,有心理疾病病史的人,不可以擔任公職,較五年前的21%下滑。


有了更開放的態度,也讓人得以更了解心理疾病是多麼普遍。在富有國家的工作年齡人口中,每年有1/5的人出現心理問題,其中約1/4為精神分裂、躁鬱症等嚴重疾病。但心理疾病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遠不如生理疾病;超過3/4的嚴重心理疾病患者、以及超過9成的輕症患者,是由非專業人士治療或完全沒有接受治療。


此事的後果十分嚴重;總體觀之,心理疾病帶來的傷害和過早死亡,比心臟疾病、中風和癌症都要嚴重。英國研究機構指出,心理疾病患者平均早死20歲,而且大部分不是因為自殺;部分原因在於,心理疾病會讓生理疾病更難治療,而且患者的生活大多較不健康。


幾個富有國家預估,心理疾病的經濟成本約為GDP的3~4%,其中約1/3為治療成本,其餘則為失去的生產力和社福支出。荷蘭的研究預估,每支出1歐元於治療,就能靠增加生產力和減少社福成本節省4.24歐元。

這一切都讓政府更加重視心理健康,例如在2013年,就有近200個國家同意了世衛組織的心理健康行動方案。另一方面,過去數十年裡,部分富有國家對嚴重心理疾病的治療方式,也從精神病院轉向開放式社群中心和照護之家,並雇用更多社工和護士。


效益最大的,就是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務。半數患有長期心理疾病的成人,是在14歲前初次出現癥狀;要是沒有接受治療,就算只是焦慮等輕度問題,也會影響學習表現和就業前景。


不過,青少年十分在乎形象,也擔心被貼標籤;這表示相關機構得更有技巧地提供服務,例如,澳洲的「Headspace」中心,就結合了各項健康及就業服務,讓青少年更願意尋求協助。總結一句: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沒什麼差別,感冒流鼻涕要看醫生,心理病了也要看醫生。




125 次查看0 則留言

Σχόλι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