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大心

[愛情心理學]愛情是內在依附模式的輪迴

Q:常常可以見到朋友,因為她跟前男友分手的時候是極端的痛苦,她又可以很快速的找到下一個對象,然後當她確認有新對象時,這些痛苦好像又消失了。為什麼有這種狀態呢?


A:可以發現,這類人的情緒會因為她的對象(照顧者)離開,或是存在,而有明顯的波動。

所以當她關係撕裂消失的時候,她就超痛苦,因為他沒有能力跟自己一個人的孤單跟痛苦獨處,她消化不了,就趕快找下一個救生板,只要找到,一瞬間就好了。但她實際上沒有處理這個痛苦的情緒。


她不會處理,她只是把那個痛苦轉嫁給別人啊,然後當他們在關係的時候,她會退化變成小孩、她會很任性,對方就要來安撫她,他還是不會處理那個痛苦。


因為要面對自己一個人深層的、孤單的痛苦,是非常困難的,能待在那種孤單之苦的關鍵在於,你有沒有辦法把一個照顧者,照顧你情緒的能力慢慢的吸納進來,內化成你內在的一部分。成熟的人,彷彿自己的內心也有一個照顧者,他可以照顧你內在的痛苦、內在的小孩一樣。


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去觀察與思考這種無法獨處的人,她的內在父母親長什麼樣子,通常他們的內在,照顧者是殘缺破碎的。要能夠長大能夠面對自己的孤單,關鍵就是有一天,慢慢地要把她,遇過的父母親,阿公阿嬤,還有老師,一些大人的形象,慢慢給吸收進來,變成養分。


Q:但這樣的內化過程是有辦法在四歲之後進行的嗎?


A:有啊,所以你有時候可以聽到一些故事,主角可能家庭很破碎,但是國中遇到一個良師,好老師就給他一個契機跟資源,於是他就克服了內心沒有家的苦痛,情緒與親密關係就慢慢變得穩定了。


可是這種故事,基本上都有一點點童話故事的成份啦。因為離關鍵期越遠,要修復越困難,要花的成本與時間越大。因為嬰幼兒最好安撫,然後兒童慢慢就難、國中生你就別想了,他們通常很防衛自己。


可是其實國中生還是一個關鍵期,二十歲以前要修復依附創傷都還算容易一點,二十歲以後就不容易處理了,所以成人心理治療很困難在這邊,那甚至四十歲,幾乎就是一個來不及轉化的狀態。

不要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就脫離了幼兒時期的情緒狀態,以及那種無助的親密模式。事實上並沒有離你很遙遠,你的親密關係模式會在人生中不斷重現。


核心的情感經驗,那個基本上是一個輪迴,會不斷不斷的重複,因為那個東西要修正是很困難的,只是說一般我們沒有那個觀察力,可以發現你這一段跟上一段是一樣的模式,你會看起來都不一樣,可是他現實上是有一個共同模式。


比如說你是一個迴避衝突的人,你每段感情都會迴避衝突;或是你不安全感很重,你每一段感情都會抓得很緊;又或是你是忍氣吞聲的,你很容易一再忍氣吞聲。


所以事實上每一段的愛情,都有機會讓你重新看見你內在,跟重要他人的互動模式、那個核心關係,到底是長什麼樣子。



17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