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大心

[教養心理] 小孩頂撞時該如何處理? (上)


今天要來聊聊小孩子頂撞你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如果小孩子已經接近青少年時期,譬如說小學畢業一直到高中這段期間,就是所謂的叛逆期,小孩子以前都會黏著你、都很聽你的話,可是這段期間就開始變得古怪,開始講什麼都不聽,都會跟你對抗,都會跟你大小聲或是頂嘴。

滿多的父母在這個部份都不知道要怎麼跟小孩子相處,都覺得這個小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然後你不知道要怎麼樣去對待他。

你會有一種困惑,尤其這小孩子常常講某些話讓我們覺得既傷心、又難過、又生氣,同時我們也會有一種害怕出現,我們害怕小孩子討厭我們,所以反而不敢管小孩了。或者就會害怕、生氣,就用打小孩、罵小孩或用壓制的方式。

可是這兩種方式其實都不是上上之策,因為一種是會讓小孩子失去一個規範,你會沒辦法教這個小孩子,然後小孩子開始得寸進尺,越來越誇張,行為會越來越脫序。事實上小孩子還是要被規範,被縮束在某一個我們覺得比較正常的範圍之內的。

但是如果我們用強力的壓制,或者是打罵式的教育,只讓小孩子聽我們的話,現在的社會的氛圍也不太適合這樣做,而且相信小孩子將來跟你的關係會變得非常非常糟,對小孩子的身心發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小孩子常常會講「不要管我啦!」、「你懂什麼?你什麼都不知道!」、「念念念,煩死了!」, 然後就把門「碰!」關起來不理你,所以我們就來講講該怎麼處理。

第一步,我們要拉開這個時間跟空間,讓我們彼此的情緒能夠冷靜下來。所以你可能不要馬上在當場跟他吵架或者任由他這樣,你可以稍微退讓一下,譬如說「好,我們現在兩邊情緒都不太舒服,所以我們應該要各自冷靜一下。」

你還是要表態,我們後面還要處理,你不是讓他罵完就算了,然後你就不了了之,這樣子小孩會覺得你管不了他,他會越來越囂張,然後事實上小孩子會得不到他應該得到的規矩跟教養。

身教重於言教,如果你就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然後告訴對方說「現在我們兩個人都不太舒服,我覺得我們彼此之間都需要冷靜的時間和空間,那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或是拉開距離,然後等到情緒冷靜後,我們再來好好談一談!」

這樣子就是一種典範,代表我們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而且我們不會因為衝突就不處理事情,不會因為情緒就不處理事情,我們還是會把事情做一個好好的溝通跟處理,這就是第一步,家長的身教。

第二步,我們要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要覺察我們有哪些情緒、有什麼樣的感覺,然後我們要試著要平息或平撫我們自己的情緒。

小孩子跟我們衝突的時候,大部分人當下反應通常是生氣的,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講話呢!?」然後我們內在一定會覺得很受傷。譬如小孩說「你什麼都不懂!」,你就會覺得「我怎麼會什麼都不懂?」,內在會有這種憤怒,我們覺得被否定了。

或者小孩說「不要管我啦,煩死了!」,你會覺得你被推到一旁,你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好像你已經不需要我、你不要我,你也會有一種害怕跟傷心。

這些情緒可能都要一一地把它挑出來看,然後去感覺、然後容納一下我們有這種情緒發生。他講這句話也許不是那個意思,可是我們內心的確是有受傷、難受和生氣的感覺。這些東西要把它理清楚、看清楚,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再回頭去檢視自己內心發生的這些情緒。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這樣子我們才是真正的不帶著情緒去跟小孩子溝通,不然你情緒沒有解決,你的情緒沒有真正的被了解或平復,就算是我們稍微冷靜下來再去談,那個火仍然還是會再點起來,因為你沒有真的解決。

所以有一個重點就是,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情緒做一些梳理、了解,平復之後再跟小孩子講話。

第三步,溝通是需要學習的,其實我們跟小孩子溝通這個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如果你是一個擅於溝通的父母,小孩子也會學會這樣擅於溝通的部分,因為你就是在示範我們如何溝通,我們彼此之間有一些衝突的話,那我們要怎樣找到一個妥協的平衡點。

這個過程一定會有一些來回的拉扯、說明和說服,當然不能單方面你一直地講,而是你要允許對方講他的,你再講你的,然後彼此之間做一些退讓、一些談判。

這樣的過程當中,你的小孩子會學會談判這件事情,他會理性的跟別人溝通,並且學習在這個溝通當中得到妥協的一個技巧,這其實對小孩子是一輩子非常受用的,因為他學會不用情緒處理事情,他能夠溝通、能夠妥協,有衝突的時候他知道如何化解,這個是非常珍貴的寶藏。

那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第一件事情非常的重要,因為青少年你如果問他有什麼感覺、你叫他告訴你,他一定是不講的,為什麼?他會覺得,反正你是爸爸,你是媽媽,反正你們說的算,你最後還不是要壓著我、要我聽你的。他們預設你一定會去壓制他,不管是用情緒勒索、憤怒壓制或權威壓制等等,反正你都不會聽他的就對了,所以他不想要溝通,他拒絕溝通。

那怎麼辦呢? 所以第一件事情,你要先坦露你自己的情緒,就是梳理過自己的情緒。你覺得被冒犯到了,你很生氣,你很傷心,你被推到一邊,你很想幫助他可是他把你推開的時候,你感覺到很無助、很難受等等,這個部分其實你是可以告訴你的小孩的,因為小孩子並不知道他這樣的動作會傷害到你。

表達出來不是討饒或情緒勒索,「你看我多難受、多傷心~所以你應該怎麼樣」這叫做情緒勒索,可是如果我們的溝通是「你剛剛跟我說我什麼都不懂,其實我很難受,因為我覺得我應該比你在生命中更有經驗,應該會比你懂得更多,所以其實你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很難受,可是我回頭想一想,因為時代有差距,現在的狀況可能跟我們小時候的狀況有一些距離,所以我們有一些代溝,我真的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所以我想聽聽看,請你告訴我有哪些東西是我不懂的,因為你說我不懂嘛,你讓我理解我的時代跟你的時代的確是有不一樣,我們的環境不一樣,我們面對的事情不一樣,所以你要告訴我,你現在面臨的是什麼。」

這個時候你坦露出你的難受,然後你也打開來告訴對方說「我可能真的不懂,那請你告訴我,我很想了解,因為我很想幫你,可我幫不上忙,對我來講那是很煎熬的事情。」你願意這樣子坦露的時候,除非你們的關係已經非常惡劣,不然大部分的小孩聽了之後他們都會軟化下來,然後開始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這第一步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真的要打開來放下,而且伸出手來,不是就一股腦要告訴他怎麼樣,我們真的要給小孩子機會,來告訴你我們不懂的地方在哪裡。

56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