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要來跟大家簡單介紹失眠的治療。
相信大家一聽到失眠治療,第一個直覺反應一定是想到安眠藥,臨床上確實也是會使用鎮靜安眠藥來治療,但鎮靜安眠藥類藥物在使用上有一個最大的考量是此類藥物容易有成癮性,特別是藥效容易發揮的藥物(例如:容易入睡的安眠藥)更容易產生成癮的風險;因此在臨床上,有時候會選擇其他具有助眠效果的藥物來治療失眠,常見的有抗組織胺,又或者個案合併有憂鬱或焦慮的問題時,則可能會選擇具有助眠效果的抗憂鬱劑來做治療,另外,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退黑激素同樣也可以改善睡眠,目前在台灣,退黑激素需要醫師處方才能使用(健保沒有給付),因此,沒辦法如同在國外一樣容易取得。
簡單的說,因為在藥物選擇上有諸多考量,因此如果個案有失眠問題時,我們會期待個案能夠在門診與醫師一起討論,釐清失眠的型態與原因,然後慢慢地選擇及調整用藥。
另外,這裡還想要補充失眠的非藥物治療,常使用的是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放鬆練習等等,許多失眠個案經歷長期的失眠,日積月累下來只要一到睡覺時間,就不自覺的容易緊張,更加惡化失眠的情形,這樣的情形在臨床上,時有所見,然而個案並不自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法,心理師可以協助個案分析引起失眠的問題,接著根據每個人的狀況來訂定不同的治療策略,藉由改變認知和固定睡眠行為模式,量身打造出可以放鬆情緒、調整壓力的方法,透過創造成功的入眠經驗,降低因失眠引發的焦慮感,來達到改善睡眠的目標。
治療失眠的短期目標或許可以透過藥物達成,但長久之計,還是需要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從源頭去改善,最終還是希望能達到不使用藥物但睡得好的狀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