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大心

[高效學習] 嘗試去表達所學




我們學習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訣竅,讓我們的學習能夠很快速的加深。

我們在讀完大量的資訊之後,只是一種Input、輸入的狀態,譬如我們聽一場演講、看一個電影、看一本書或是我們做了一些功課,這些東西都是輸入,都進到我們的體驗裡面去。


可是如果只是停在這裡的話,你會發現學習到的很容易流失。譬如看完一場電影,過了一個禮拜後,這個電影的情節你可能就記不太住了,你可能只記得一兩個點而已,其他都不見了。或者是這個書我明明看過一遍了,可是過了一個月後,書的內容你可能記不了多少。


明明這裡面東西很豐富,裡面你覺得很多東西很重要,可是你記不住,或是你覺得感受不夠深刻,為什麼?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輸出。我們的大腦是一個很有趣的設計,我們在輸入的時候,那些在大腦上留下的印象,如果我們沒有輸出、不被表達出來,它不會變得很深刻。可是如果我們一表達,它會從比較中期記憶區進到長期記憶區。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大腦觀察,就是當我們吸收資訊的時候,我們可能放在中期記憶區或者短期記憶區,可是當我們要試著要把我們所看到、聽到、理解到的東西表達出來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會被放到長期記憶區去。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我們所看到東西跟別人描述、跟別人解說或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你會發現會記得非常的深刻。因為我們在表達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對我們所吸收的資訊在腦中做一個整理、做一個組織化、把它排列順序,然後還要思考對方能不能聽得懂,還會想著把我們的表達變成流暢而且易懂。

所謂的流暢跟易懂,第一個當然是針對自己,讓自己真的去了解這個內容,所以在思考整理的過程當中,這個資訊其實在腦中已經重複搬運、排列和理解了非常多次,所以它在腦中留下的刻痕是比較深的。


第二個,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同時你會聽到自己講話,你會聽到、你會感受到自己表達的東西準不準確,那麼在表達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審視,同時又是另一次的輸入。所以當我們表達出來時候,其實這個效率是沒有表達的五倍,大致上是五倍的速度。也就是說,我們把東西學了以後,把它教別人、分享給別人或告訴別人的時候,通常學習效率是只有輸入沒有輸出的五倍強度。


所以如果想要把一個東西學好,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學了以後去教別人,你會學得非常快而深入,而且你會記得非常的牢,希望各位朋友能夠試試看。

110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