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大心

[過度要求完美是自尊心太高嗎?] 玻璃心怎麼來

所謂的自尊心高低,是個很複雜的議題。

如果是僵硬的要求完美,沒有現實感不懂得適度妥協。這種人,通常他的自尊心是很單一價值的、很僵硬的高自尊心,他沒有彈性,他的那個『高』是沒有能力容納自己缺點的高自尊心,這是一個很可怕的『高』,其實一有缺點他就垮掉了,所以這個不是真正的『高』自尊心。

真正的『高』,是說我有這些缺點我也可以悅納,同時思考哪些可以改變,同時也欣然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這才叫做高。



一昧的追求完美,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弱點。其實本質是一個『低』自尊心,他其實心理不斷在說「我很不好,所以我一定要變成好」。他不是說「我夠好了,所以這些東西我都ok,我沒有傷害別人,沒有傷害自己」,或是說「這個是不好,可是我會慢慢調整,我有信心,我有力氣一點一點去面對它、修改它」。這兩種才叫做高,有彈性改變有把握自己可以改變的才叫做高,不允許一點點糟糕的狀況,這個背後其實是緊張兮兮的,他內在深處其實是低的。


他是說「我都不夠好」,所以我才要把所有的負面燒掉。

這在心理上裡面最困難的層次就是,所謂的『好』,其實是可以容納黑跟白同時兩面的,那才是真正有力量、成熟的『好』,可是他不是一個單一的、刻板的狀態,那就是俗語說的『玻璃心』。

『玻璃心』看起來是自尊高,可是玻璃心就是很敏感,所以他其實是很低自尊的。不然所有嬰幼兒生下來,他們開始會在乎表現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常常都不能忍受挫折,有一點點失誤他們就會哭,這樣子他們自尊心都超高囉!其實他們那個時候自尊心還很不穩定,很薄弱。

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當很多成年人他其實是很在乎評價的,很容易就發怒,就會說他們玻璃心破碎,內心還是像嬰兒一樣?


這種看法就是發現因為他們的自尊心是很沒有彈性的,他們的情緒調節是很差的,所以這個內心狀態、這種自我發展程度,的確跟很小的嬰幼兒的狀態是可以對照、是一致的。

可是人要從嬰幼兒狀態慢慢長大,成熟一點,可以容納自己的優缺點,容納別人的優缺點,這種是成年人的心態,可以好像慢慢往理性大人的狀態邁進,這是一個成熟的腦發展。要發展出來很困難,尤其是我們的文化非常強調表面工夫,不能接受比較自在真實的自體呈現,這樣自尊心的學習和調節就變得更困難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起來是大人,其實內心還是很幼稚的狀態,經不起一點對他意見的批評或是自我價值的挑戰。這都是玻璃心的機制。

37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