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人腦AI化:為什麼你跟親友聊不來?》

  • 作家相片: 大心
    大心
  • 1小时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你給我一個準確的答案」,這些話聽起來像不像你在對 Siri 或 ChatGPT 下指令?如果這些話語,是從你最親近的家人口中說出,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感覺?


  最近,一位網友分享家中近期發生的趣事,卻也讓人感到一絲心疼。她說,自從父親迷上跟 AI 聊天後,家中的對話模式起了微妙的變化。以前,父親會說「老婆,可以幫我拿一下鹽嗎?」或是「我覺得這個建議不太好,因為……」,但現在,語氣越來越精簡,語助詞消失了、祈使句變多了,反駁也變得直接且不留情面。「你說這個方法行不通,為什麼?」 「這件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別的解釋。」


  當母親試著想與他多聊幾句,他總能立刻給出一個「精準無比」的答案,然後對話就此畫下句點。母親說:「不是生氣,但那種感覺很奇怪。好像我不是在跟我的丈夫講話,而是在跟一個沒有情緒、只講求效率的機器人聊天。」


AI後遺症-失去與人的連結

  從這個分享故事中,發現許多人正在經歷的「AI 後遺症」之一:當我們習慣對 AI 下指令,我們是否正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人腦AI化」的三個痛點

  AI 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工具,它幫助我們提高效率、解決問題,甚至成為我們最忠實的資訊夥伴。然而,當我們與它的互動模式,滲透到真實人際關係中時,就可能產生以下幾個「困擾」:

1. 溝通效率至上,情感連結被省略

  AI 的設計核心,就是為了快速、精準地解決問題。你問一個問題,它會立刻給你一個答案。這種單向、直線的溝通模式,讓我們習慣於「拿取資訊」,而非「交換情感」。想像一下,當你與伴侶分享工作上的不順,你期望的是他的同理與安慰,但如果他只給你一個「那你就換個工作」的精準建議,你會有什麼感受?這就是我們習慣與 AI 互動後,容易忽略的「情感回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非總是為了尋求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更多時候是為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與連結。一句「你辛苦了」,遠比一個「最佳解法」更能修復關係。

2. 祈使句與命令式習慣,破壞人際關係

  對 AI 使用「給我」、「幫我」等祈使句是為了讓指令更明確。但當這種說話習慣帶入人際關係中,就成了「命令」。「你去買菜。」 「你把報告交給我。」這些話語,省略了「請」、「可以嗎」、「麻煩你了」等詞語。雖然語氣微小的改變,卻可能讓對方感到不被尊重、不被當作平等的個體。人際關係的核心是互動,不是單向的發號施令。當溝通變成「下指令」,對方很可能會感到自己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關係自然難以維繫。

3. 無法理解反饋背後的情緒

  AI 的反饋是基於數據邏輯的,它不會生氣、不會難過、也不會感到失望。但人的反應是複雜且充滿情緒的,當你習慣了 AI 的「直接反饋」,你可能會難以解讀同事一句「沒關係,我來做就好」背後的委屈,也聽不出朋友那句「我還好啦」語氣中的失落。這種對情緒反應的鈍感,會讓我們錯失修復關係的黃金時機。我們不再去揣測對方的感受,因為我們已習慣於接收「無情緒」的回應。

當我們變成了「機器人」,該如何找回「人味」?

  這些 AI 溝通習慣的影響,不只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對於長輩而言,他們可能因為對科技的陌生,更容易將 AI 視為一個「無所不知」的權威,進而將其奉為圭臬,失去了與他人討論、協商的意願。這兩批年齡層的讀者,都可能面臨類似的困境:他們或許很會與 AI 溝通,卻發現自己與真實的人越來越遠。

難道我們必須與 AI 保持距離,才能找回健康的關係嗎?

  AI 本身並非問題,問題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以及它對我們思維模式的潛在影響。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開始出現「人腦 AI 化」的傾向,那是一個重要的警訊,提醒我們:人際互動的能力,需要有意識地去練習與修復。這就像運動員在比賽後需要復健一樣。人際關係的磨損,也需要一個安全、專業的場域進行「修復」。


大心診所【六次人際修復方案】:心理師擔任你的「AI解讀/解毒師」

  針對因使用AI導致生活出現狀況,大心診所推出 六次人際修復方案。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治療,而是一個溫暖的陪伴與練習場。在這裡,心理師將成為您的「AI 解讀師」,幫助您:

  • 釐清自己對 AI 依賴背後的需求: 你是否因為害怕犯錯、擔心被拒絕,而更傾向與 AI 互動?心理師將幫助你理解這些深層的焦慮,並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 練習在真實互動中表達與被理解: 透過實際的練習與引導,學習如何用溫暖、有彈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並練習解讀他人的情緒反應,讓你的人際互動不再是單純的「資訊交換」。

  • 找回在家庭、伴侶、職場中健康的連結方式: 心理師會與你一同探討,如何在不同的關係中,重拾同理心、理解與支持,修復那些因溝通模式改變而產生的裂痕。

     AI 是一個工具,但我們是人,我們擁有機器無法取代的情感、同理與連結能力。當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正被「AI 後遺症」所困擾,你並不孤單,有專業的協助可以依靠,給自己一個機會,來大心診所與我們一同找回屬於「人」的溫度與連結。


六次人際修復方案 :了解更多

預約身心科/諮商:預約連結


大心診所LOGO-圖文版

電子信箱  betterhelpstaff@gmail.com


大心診所 (台北東區百年)

聯絡專線  02-27718821

診所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 153 號 6 樓 

(捷運忠孝敦化 7 號出口,出來即可上百年大樓)

大心診所 (台北東區忠孝)

聯絡專線  02-27718813

診所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 205 巷 7 弄 13 號 2 樓 

(捷運忠孝敦化 2 號出口,走路 1 分鐘)

大心診所 (台北古亭公館) 
聯絡專線  02-23676883

診所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 206 號 5 樓之 1 

(古亭捷運站 2 號出口,走路 3 分鐘)

大心診所電子報

WiFi
coffee
媽媽寶寶歡迎
LTGB
  • 大心診所LINE
  • Facebook
  • YouTube

Copyright © 2019 大心診所.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